《三國演義》各版本對比及央視版優勢》
一、老版與新版對比
老版三國:
演員演技:鮑國安的曹操、唐國強的諸葛亮、劉備和關羽等扮演者演技精湛,演神了人物。但人物扮演者時常更換,如黃忠、張遼等,稍顯煩人。
尊重原著:雖時間較久,卻尊重原著,有大量原著對白,給書增加了畫麵感,幫助理解原著。
新版三國:
注重商業利益:翻拍隻是噱頭,各種惡搞、虛假特技令人難以忍受。孔明不再是原著中的智慧之神,變成了編劇和諸葛的結合體,不倫不類。
可能改動較大:根據透露信息,對原著改動較大,人物塑造恐難以超越老版,但可能彌補老版武戲不足。
二、各版本具體情況
1. 央視 94 年 84 集版
風格統一,人物刻畫成功,台詞為淺顯文言,場麵宏大。
武戲略有不足,但文戲迄今無曆史題材戲劇能及。
2. 高希希新版三國
正在拍攝中,可能改動原著,人物塑造待考,有望彌補老版武戲不足。
3. 其他年代久遠版本
如八十年代的《諸葛亮》《關公》等。
三、央視版《三國演義》優勢
1. 公認經典:製作用心,準確還原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,從選角到拍攝再到後期編輯每個環節都堪稱一流,營造出磅礴曆史氛圍。
2. 演員陣容強大:彙聚老戲骨,表演真實生動,角色形象深入人心,如諸葛亮、關羽、張飛等。
3. 劇情處理得當:忠實呈現原著精神內涵,適當改編符合電視觀眾觀賞習慣,畫麵製作精良,戰爭場麵宏大,細節處理到位,便於理解三國曆史背景和人物關係。
4. 配音和音效出色:配音演員與角色形象相得益彰,音效使戰爭場麵震撼,讓觀眾身臨其境。
四、劇中細節體現文化韻味
如第 63 集《火燒連營》中諸葛亮嶽父黃承彥的“鳩杖”,是秦漢時期長者地位象征;第 34 集《草船借箭》中諸葛亮飲酒的“君幸酒”漆耳杯;第 46 集《臥龍吊孝》中祭奠周瑜的酒杯;第 55 集《立嗣之爭》中丞相喝水用的雲紋漆卮;第 5 集《三英戰呂布》中董卓送孫堅的馬蹄金;第 68 集《出師北伐》中魏明帝曹睿的車架仿照秦始皇陵銅車馬 1 號和博山爐等。這些細節體現了該劇的文化韻味,堪稱好劇。